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贵在共识和主动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留下了鲜明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印记,回眸每一次历史性的进步,盘点每一个划时代的成就,无一不是思想解放、观念突破所牵引和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述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更趋成熟,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是指引科学发展正确道路的里程碑。因此我们只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阔新思路,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适应、从容有效应对新常态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的严峻挑战,也才能开创新局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稳中求进。管控速度、稳中求进、科学发展是国家一个时期以来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和政策原则。发展速度由高转为中高,不是孤立的指标下调,不是单纯的自减压力。综观国际国内经济起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动荡日趋常态化,全球经济发展走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博弈角力加剧、社会矛盾叠加凸显,面对各种矛盾和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巩固根据地谋取新发展、稳中求进无疑是明智的选择。适应新常态不是经济衰退的无奈,是为了更优更好发展的大智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任务任重道远。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工作的难度强度也大大提高,稳中求进稳扎稳打的发展对经济运行的组织和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告别的是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与之相伴的是结构的如何优化和驱动的怎样创新,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智慧系数要求更高、工作内容更复杂、难度更大也更艰苦,面对新常态尤其不能自减压力、掉以轻心、高枕无忧,要切实感受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世界重要,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更重要。适应新常态,尤其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情况要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要找准优势和不足,分析核心竞争力和边缘产能,做大优质存量,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朝阳产业,发现培育播种培养经济增长点。各项工作不走过场、不推诿、不敷衍、不扯皮、不折腾,积极主动自觉地践行新常态。

三、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需要变革与担当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担当的勇气和奉献的胸怀。不计成本和后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度以及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拼政策求发展已成过去。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能力、智慧、担当,需要科学的态度,运筹帷幄、精雕细刻、仔细把玩手中的、反复琢磨脚下的、付出艰辛、穷尽可能、做到极致,需要时间的检验,甚至是作出名和利的牺牲,蒙受可能的误解。创新驱动更不是瞎指挥、拍脑门,一时冲动、一蹴而就的,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发挥科技、文化、教育的整体合力,需要战略眼光、超前思维、谋篇布局,有赖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往往只争朝夕不能立竿见影。因此,以大我之心胸、为民之情怀、广阔之视野,踏下心来扎实工作、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谋划健康发展、谋划国家未来成为伟大时代应当弘扬的一种非常宝贵的中国精神,社会需要正能量,国家需要脊梁型的精英来谱写奏响中国梦的辉煌乐章。

来源:美文网 关键字:美文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爱我么(www.awme.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简历(精选10篇) 下一篇: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歌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