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夯实有妙招。及时落实“六边三化三美”防反弹机制,每村聘用1-2名敢说敢指正的卫生监督员,每天对村庄保洁情况进行巡逻,及时指正批评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把存在卫生死角、垃圾清理不到位的地点反馈给卫生保洁员。同时有条件的村对整改点进行“立时美化”,以铺设石子路、种植花草、石砌花坛等方式,巩固整治点卫生情况,防止垃圾、违章搭建再次出现。目前程徐、南山、郑弄口三村已完成美化面积700余㎡。
(三)秸秆禁烧“堵”“疏”结合
宣传互动,家校互通。联合**小学开展雏鹰争章“美丽乡村建设行”系列活动。学生向亲友、村民发放环保倡议书、拍照记录焚烧秸秆现象等活动,可获得相应的`五角星并兑换雏鹰徽章。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们环保的责任感和村民、家长的认同感,一方面达到家校联合、共同宣传的目的,促使秸秆焚烧情况进一步减少。专人负责,清运回收。各村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堆放点,并由街道联系车辆以150元/车的价格聘请专人负责秸秆清运回收,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明确奖惩,三级联动。街道从每村抽调1-2名干部或村民成立联合巡查队,统一着装,分组行动,朝9至晚7点进行焚烧劝阻、火点扑灭。街道农办及清运车随车干部随时做好巡视及联络工作。同时街道制定奖罚措施,村级巡查员以100元/天发放误工,火点处理不及时扣相应费用,并将禁烧工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事项中。
(四)信访维稳“理”“实”并重
开展理论学习。在夜学讲堂上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暨《信访条例》颁布十周年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学习,要求每位街道干部基本掌握引导群众有序来访、逐级信访的方式。继续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围绕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的目标,对重点项目、重点人员建立风险评估台账,细化评估细则,及时研判风险,跟踪发现不稳定因素,将问题的苗头解决在初期。不断做实信访导访员制度。导访员主动将来访群众“引进门”,以“笑脸服务”针对初信初访情况及时沟通并给予反馈,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升级,同时做好来访问题的后续跟踪,联合司法所和三个工作片的大调解机制力量,在最大程度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积极化解积案。主动联系,动态跟踪,对积案难案落实责任人,重点时段重点把控。同时不断“翻旧账”,寻找矛盾化解的契机,最大程度争取积案难案化解。截止上半年,街道共处理信访案件25件次,其中县里转来16件,街道接待9件,已结案23件,结案率达到92% ;县领导下访2次,接访16批34人次;上半年辖区发生3批次3人次进京访,比去年同期下降81.25%。
(五)经济发展稳健前进
工业发展破瓶颈。**街道目前没有工业用地规划,成为街道发展工业经济的“瓶颈”问题。但是通过积极创新思路、腾笼换鸟,利用闲置厂房,旧厂库进行发展工业及招商引资,突破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瓶颈”难题。同时,建立了街道领导负责联系8家重点骨干企业制度和工业经济座谈会制度,广泛听取各企业主意见、建议和要求,较好的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今年1-6月份,全街道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238万元,税收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