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获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14家企业被商务部评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

二是市区联动,内外贸统筹,整成本市政策资源。

推动通州电子商务聚集区建设;协调推进外资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增资,支持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发布电子商务城市影响力报告,北京在b2c电子商务、

网络团购和电子商务服务业领域影响力全国领先,处于电子商务影响力的第一集团。

(二)机制谋求创新,为商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建立市、区两级消费增长促进机制。

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向区县政府下达消费增长任务,明确责任,并纳入对区县政府的考核内容。

强化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有效调动区县政府和广大商业企业促消费积极性。

东城、怀柔、门头沟等13个区县完成年初下达的任务,为全市消费增长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2、完善市场供应保障机制。

深化货源供应区域商务合作联动机制,继20初组织“七省区市保障春节期间首都市场蔬菜供应联合行动”后,年末再次启动“九省区市保障冬季首都市场蔬菜供应

暨服务产区菜农服务首都市民联合行动”,与30个蔬菜主产地签署合作协议,蔬菜上市量比日常供应量增加10%。

完善政府储备,蔬菜储备增加一倍。

建立市、区县商务部门和骨干企业的联动工作机制,引导生猪屠宰企业组织货源,有效应对猪肉价格上涨。

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机制,贯彻 “市管批发,区管零售”原则,合力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3、强化外贸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经济上优惠、管理上优待”的原则,加大对“双自主”企业和出口大户服务力度。

建立紧密关贸协作机制,与北京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改善贸易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供支持。

举办两次进出口政策服务咨询会,实现政府、服务机构、企业三方互动。

建立外贸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协同配合,及时帮扶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4、推进服务外资总部联动机制。

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定期沟通,全面落实地区总部政策,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为历年最多,累计达112家;新设投资性公司15家,

累计达198家;新设研发功能为主的外资法人企业31家,累计达404家,总部经济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5、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修订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应急商品供应企业由30家增加到40家。

发挥应急保障机制作用,3月份在6天内向市场投放食盐量相当于平时的6.5倍,在短期内成功平息食盐市场需求波动。

启动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快速应对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等突发事件,组织本市企业安全撤离在利比亚劳务人员5414人,

来源:美文网 关键字:美文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爱我么(www.awme.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工作汇报开头(共19篇)-工作报告 下一篇:党支部选举结果报告单(推荐15篇)-党建工作总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