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能够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是预防腐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廉政制度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措施。
廉政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廉政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功能,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所谓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胡锦涛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的追求、诚实守信的操守修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则是使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厘清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使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廉政文化教育,进一步增强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公司以教育学习的形式,在总公司及各子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充分认识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从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层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频共振,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第一,价值取向上,要着力解决“三观”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地位的诱惑,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人员,其根源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利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地位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利益观上表现为崇拜金钱。因此,着力解决“三观”问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常存公仆情怀,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二是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走出“官本位”误区,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让正确的利益观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在实践中闪光,在奉献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