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国学诗词雏鹰计划:阅读此篇名篇《道德经(第二章)》来自:《道德经》
 
  老子
 
  诗词库文周88字数道德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释义/赏析
 
  斯:这。恶已:恶、丑。已,通「矣」。相:互相。形:通「刑」,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盈:充实、补充、依存。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作:兴起、发生、创造。
 
  繁体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爲善,那是因爲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爲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爲其創始,有所施爲,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释义/赏析
 
  斯:這。惡已:惡、醜。已,通「矣」。相:互相。形:通「刑」,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盈:充實、補充、依存。音聲:漢代鄭玄爲《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聖人居無爲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爲,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作:興起、發生、創造。
 
  标题:道德经(第二章)
 
  来源:词字云

来源:词字云 关键字:道德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道德经
爱我么(www.awme.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道德经(第三章) 下一篇:道德经(第x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