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麿个人简历资料
喜多川歌麿(喜多川歌麿,きたがわうたまろ),原姓北川(きたがわ),生于日本宝历三年(1753年),逝于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年53岁。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与葛饰北斋、安藤广重有浮世绘三大家之称,他也是第一位在欧洲受欢迎的日本木版画家。
生于江户(今东京)农家,是“大首绘”的创始人,也就是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他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舞伎、大坂贫妓充满同情,并且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竭力探究女性内心深处的特有之美。著名的有《妇人相学十体》和《青楼美女》《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还研究自然,出版了插图书籍《虫撰》(1788)。1804年,因《军事统治者的妻妾》木版画触怒了政府而被监禁50天,两年后,抑郁而终[5]。
本名喜多川歌麿别名市太郎(幼名)所处时代江户时代(1603—1868)民族族群和人出生地江户出生日期日本宝历三年(1753年)逝世日期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主要作品《太阁洛东五妻游观》以文集为主主要成就绘画母语日本语
人物生平
喜多川歌麿生于江户(今东京)农家,1806年9月20日卒于同地。原姓北川,幼名市太郎,后名勇助、勇记。据说出身于江户(今东京)北面上野山麓一带的农家,初师画家鸟山石燕,擅役者绘。天明时,出版商茑屋重三郎发现了他的才华,始在美人画上建立起自己的风格。20岁时,他所画的书籍封面有“北川丰章”的落款,29岁才从丰章改为歌麿。自那以后,他逐步成为浮世绘美人画的第1位代表性画家。他的创作活动正值江户市民文化的全盛期,其作品成为江户市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多川歌麿
作为浮世绘美人画家,喜多川歌麿直追鸟居清长。他与当时的文学名人结交,以新的时代感觉,在绘画中追求合乎理想和社会风尚的美,对社会地位低下的歌舞伎乃至妓女也充满同情。他的画以准确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描绘女性的官能美,刻画女性的心理活动。歌麿完全靠自学成才,一生描绘女性,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喜多川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浮世绘美人画。作品追求合乎理想和社会风尚的美,对社会底层的歌舞伎乃至妓女充满同情,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其画风一直影响到近现代,追随者甚众。1804年因绘制《太阁洛东五妻游观》得罪幕府,受手铐刑。不久死去,葬于浅草菊屋桥专光寺。
喜多川歌麿作品欣赏
喜多川歌麿高名三美图
高名三美图
他是“大首绘”的创始人,也就是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他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舞伎、大坂贫妓充满同情,并且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竭力探究女性内心深处的特有之美。代表作品有“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中间是富本丰雏,右为阿北,左为阿久;丰雏是花街吉原艺妓,阿北与阿久是浅草观音堂随身门下茶室的姑娘。这一幅即是喜多川歌麿创立的“肉色线描”、与服饰“没线式”相结合的“大首绘”范例之一。有人称这种浮世绘为“锦织歌麿形式模样”,运用灰、紫、淡黄几种色调,色泽柔和、淡雅,与其他浮世绘格调迥异。画上三美人,虽像三姐妹,但她们双眸微开,似乎各在憧憬自己的幸福未来,给人以神秘的艺术感染力
[2]
。
喜多川歌麿哺婴母亲
约1790年后38×25.5厘米(锦绘)(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哺婴母亲
喜多川歌麿的艺术生涯,相当于浮世绘美人画的鼎盛时期。他的美人画题材相当广泛,从“爱情诗”到妇女生活的各个侧面,尽情发挥浮世绘画法中多种装饰手段,给人以特殊的东方造型美的享受。在技法上,“锦绘”这一做法已经能充分附和市场需求,经得起连续印刷,纸张的质量也大有改进,一种“奉书”纸,厚而纯白,质地柔软似海绵,如要表现妇女身上的衣质图案,亚麻布色或其他花色,只需印出轮廓,不必再添加更多颜色,这即是所谓的“空押”,这是歌麿的创造,似乎画纸的质地有“可触感”。如这一幅《哺婴母亲》的和服即为一例。歌麿敢于不顾传统画法,减去外轮廓,先是去掉面部轮廓,后来连身体的轮廓也免去了,只以颜色来构成形体。此幅画上婴儿的后脑勺只反映在镜子里,光秃的小脑袋仅在末梢留了一撮发尾。这是歌麿时代进入商业版的锦绘作品。
[3]
喜多川歌麿折布料的妇女
1790年各38.1×25.5厘米(锦绘)(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折布料的妇女
这是《折布料的妇女》三联画中的中、右两幅,画家以两个女性在对折布料的生活动作,把两幅画联成一个整幅。这里所描绘的人物有:一个家庭主妇(右)、一个制衣商(左)、一个家庭主妇的女儿(左角)和一个在用镜子戏弄一只猫的孩子(右下),它与三联画中的左幅描绘一检看布料的妇女与孩子,构成了主题的节奏,情景相融,耐人寻味。美人画从大首绘到役者绘,经过历代浮世绘画家的创造,使这一题材达到秀丽匀称又极为写实的程度。从鸟居清长到喜多川歌麿,他们所绘的美人形象,不仅体态文雅,而且充满古典美。歌麿极善于利用纸的质地的“可触觉”特点,往往违反传统的线描法,以颜色本身来替代形象的轮廓,甚至面部的轮廓,而且美女的体态较前人纤细修长,给人以端庄高贵的感觉
[4]
。
喜多川歌麿化妆
化妆
[日本]喜多川歌麿1790年38.3×26.4厘米(锦绘)(日)茑屋重三郎出版《化妆》是《姿见七人化妆》组画之一,着重表现了妇女对镜梳理整齐繁复的发髻时的情景。秀鼻蛾眉,运线工丽柔畅,简约精炼,尤其是女人的颈前,予人以稣美之感受。
喜多川歌麿雨中景
雨中景
1800年后(左幅)37.2×24.7厘米(锦绘)(日)私人收藏这是三联画的左幅。这幅画上,大雨滂沱,几个妇女与小孩在大树下躲雨,左边一小贩,头戴笠帽坐在扁担上。躲雨的妇女见到菜贩,就问它菜的价钱。画作形象展示了歌麿的风格特色,敝胸露乳,以线条勾勒女人与孩子形象,十分生动,全局耐人寻味。
喜多川歌麿
喜多川歌麿除了大首绘美人画题材外,还往往成套地以一个中心题旨来表现不同生活情态,如《雨中景》这个题目涵盖了三幅雨中的生活速写。显然,这种风俗画已发展了鸟居清长的早期模式。歌麿的艺术创格进入辉煌时期,他本人也已达到狂傲的程度。
喜多川歌麿人际关系
歌麿的门人恋川春町更名为二代歌麿。另外,他还有菊麿、月麿、秀麿等众多追随者。其美人画画风一直影响到近现代的镝木清方、上村松园、伊东深水等人
[1]
。
喜多川歌麿作品目录
其著名作品有:
喜多川歌麿
妇人相学十体风流七小町画本虫撰歌枕针仕事当时全盛美人揃
参考资料
1邓惠伯.《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1:第908页
2紫都.《世界名画全集下》:中央编译出版社,204-09-01:第467页
3朱伯雄.世界经典美术鉴赏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9-1:第296页
4朱伯雄.《世界经典美术鉴赏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9-1:第296页
5朱伯雄.《世界经典美术鉴赏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9-1:第296页
学术论文
喜多川,歌麿,浅野等.喜多川歌麿.《朝日新聞社,ブリティッシュ・ミュージアム・プレス》,1995王焕.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CNKI》,2016夏耘.喜多川歌麿与冷枚人物画风格比较.《vip》,2018杨保红,郭章.浅谈浮世绘中美人绘大师喜多川歌麿及其作品.《CNKI》,2010胡欣桐.陈洪绶与喜多川歌麿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年
标题:喜多川歌麿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