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易中天(Yi Zhongtian),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08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
人物简介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1965~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五团工作生活;
1975~1978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著名学者、作家,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
1947年2月8日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易中天
1965~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五〇
团工作生活;
1975~1978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
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读三国》书稿在北京举行了“无底价竞标”,这在国内出版界还是头一遭;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
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2008年,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往开来》六个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粉丝;
2010年被环球日报推为与郎咸平、韩寒、戴旭、时寒冰、牛刀、袁腾飞等人为“中国十大直言君子”;
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周莲琴女士称他是一位真实客观生动反映历史的史学家。
2013年,创作《易中天中华史》,5月《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国家》率先上市。
2013年3月起每周四晚,与李蕾搭档主持一档民生文化访谈节目《一起聊聊》。易中天全新亮相,“易式主持”自成一派。
2015年4月,易中天在“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声明已退休。
成长历程
生活非诗
年轻时的易中天,1965年,易中天高中毕业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他一呆就是13年。他的学生说,易中天对于他在新疆的生活曾说过一句话:“在那个曾经被诗意描述过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
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的一个军垦农场,年轻的易中天在那里当“军垦战士”。之后,很幸运他碰上了一次招工的机会,进入乌鲁木齐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弟学校任中学老师。这段经历中各种情节,被易中天称为完全可以写一篇《胜利大逃die》的小说。在那个不可以随便“跳槽”的年代,他从农场到工厂,几乎是用“逃”才离开的。艰苦也很能锻炼人,易中天用这句话概括了那段时光。
超越自我
易中天当语文老师时,老师和学生都公认他是教得最好的,可他的工资却是最少的,为什么?他没读过大学。他想到了去考研究生。为什么不考本科呢?不行,因为他带的是高中毕业班,不能和学生一起考大学呀。他想,直接考研吧,考不上还有个说头。于是,易中天成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文革后招收的第x批研究生。
人生转折
1978年,易中天以同等学历考取了武汉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武大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易中天人生的转折。易中天不属于那种埋头苦读的学生,课堂上也是一个好动分子,下课后更不闲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理科(当时武大还没有工科),几乎听遍了所有的讲座。广交朋友,也多长见识。易中天就是在那样的氛围里一步步让思想趋于开阔、理性和成熟的。
毕业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人才难得”,坚持要把易中天留下来。为此还惊动了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最后,教育部专门为易中天的毕业分配下了一个文件。于是,易中天留校任教,直到1992年赴厦门大学中文系。
玩转历史
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是易中天研究的领域。
易中天的伯父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与翦伯赞等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同班同学。易中天从小就耳濡目染,
对历史颇感兴趣。这正是易中天成功的原因。
开始中央电视台的编辑请他上《百家讲坛》,他并没有当回事,可是从2005年9月份开始,他就基本没有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年半讲座比搞多年的学术研究都要辛苦。学校的讲坛,面对的都是经过考试后本学科的硕士生,而《百家讲坛》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观众,他们拿着遥控器,两只眼睛瞪着你,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在谈些什么呢?为了吸引他们,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讲坛与论坛一字之差,意义不同。讲坛是传播,论坛是学者发表学术之地。而传播历史,不可能没有评价,但要研究,要体现出方法来,作为一个历史讲解者,无法避免地要在书中渗透本人对历史的评价。为了杜绝自己的历史观出现偏颇,他在写《品三国》(下)时,重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拒品三国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人物风云”,他独辟蹊径、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声情并茂的表演,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
易中天与百家讲坛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2006年年初,《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结集《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正式面市,起印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5万册,“汉代风云人物”成功之后,万卫和编导们决定让易中天继续说下去,并选定了“三国”这个大题目。但没想到易中天刚开始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时间太紧,二是自己对“三国”不是很熟。如果非让他继续说,他宁愿说自己更有兴趣的《水浒》。
为了说服易中天,编导到成都去游说,表示“三国”的框架结构更适合说。但费了无数口舌,易中天还在犹豫,他表示要跟家里商量一下。“易中天是个非常顾家的人,到底说不说三国?他后来就去问自己夫人的意见。”万卫笑着说,双方能达成一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易中天夫人的功劳。
低酬开讲
虽然同意合作,但当时易中天不知道这个三国能说多大的规模。万卫回忆说:“我就说,咱要干就干一年,易老师你把精力都转移过来吧。”于是,易中天几乎成了“空中飞人”,趁周末的时间来北京录制节目,他在飞机上的消遣读物,也变成了《三国志》。
易中天录制节目的速度很快,一般一天时间能录制5集《品三国》,而录制现场也是热闹非常。万卫介绍说,录制节目的小厅不是很大,只能容纳100多人,但最多的时候现场人数达到了140人。因为房间的通风不好,还曾发生有听讲的女孩晕倒的事件,后来栏目组严格将人数限制在了100人左右。
像刘心武、易中天这样的学者,《百家讲坛》请他们讲课得花多少钱?万卫对此表示,钱对学者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学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扩大影响?”他透露,栏目组给学者的报酬不高,主要包括差旅费与讲课费,跟这些学者出书的收入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编导洗脑
《百家讲坛》有10余位编导,他们负责与每一位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学者沟通,刘心武和易中天在荧屏上他们将历史故事讲得充满悬念、一波三折,其实录制前都经过了节目组的“洗脑”以及痛苦的“变异”。
山东大学的教授马瑞芳介绍了那个艰苦的“洗脑过程”:“我讲了20年的蒲松龄,他们不让我讲,让我按问题去讲,我开始拒绝了。后来专家和读者反映说这样挺好的。我跟他们沟通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电话一打就一个多小时。现在的电视观众很难伺候。”
易中天也没有避免这个“洗脑”过程。万卫介绍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鸿门宴,就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
妙语三国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易中天先生于2006年2月12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
首期《品三国》播出后,赞赏和质疑声不绝。比如空城计那段,有人质疑易中天用现代人的视角给司马懿出了三个主意,有些不妥。但易中天不以为然,他说:“我用的可能不是古代人的语言,但那情形还是古代的。我说武器也没说机关枪啊,是箭啊,我用了侦察兵,那时候可能还没有这个词,但探子也有啊。更何况,对诸葛亮空城计的质疑,裴松之等古代学者早就有了,又怎么是现代人的视角!”易中天认为,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三种面目,历史上的本来面目,称之为历史形象;小说、戏剧和文学艺术中的面目,称之为文学形象;民间信仰、民众风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称之为民间形象。“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叫历史意见;站在现今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时代意见;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个人意见。《三国演义》是三国的文学形象,而我重点要讲的是历史形象。”
易中天虽然运用了很多当代语言和诙谐说法,但他反击了那些认为他是戏说的观点。“正说不是一本正经地说,也不是严肃地说。而是说,我说的历史是有根据的,依据了正史上的记载。但如果你问,正史就符合历史吗?那我就不能保证。但反过来,戏说却一定是臆造的。”对于三国中曹操、刘备等争议性人物,易中天表示他没有倾向性,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历史原貌。
易中天讲演时声情并茂、举手投足间透出自信,俘虏了无数“易粉”的心。而他易中天有趣的讲课方式更是让“易粉”们津津乐道,比如在《品三国》中,易中天评价关羽说:“民间把关羽奉为财神,什么民营企业啊,个体户啊,家家供个关羽当财神,这说明什么?难道他们的钱是靠打架抢来的吗?……”
易中天先生说他讲“三国”,是站在平民的立场,通过现代视野,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总的在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中国老百姓,使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性。从现代学术的观点,这是对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民俗学、x理学的综合运用。人的本质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震撼影响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
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都20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点灯人,你说他能不火吗?
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人物年表
1947年
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6岁时随父母亲从长沙迁居武汉,先后在武汉阅马场小学、华师一附中分别度过小学和中学时光。
1965年
高中毕业的易中天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支援新疆,从那时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O团工作、生活了10年。
1975年~1978年
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78年
适逢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经过3个月的备考,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
1981年
易中天从武汉大学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按照当时的规定,易中天必须回原单位——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
司子弟中学工作,经导师胡国瑞向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力荐,提出人才难得,要求挽留,刘道玉随即找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明确要求破格留任易中天,于是通过校方、教育部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的协商,刘道玉答应以当年分配5个本科毕业生到新疆作为把易中天留下的交换条件,最终由教育部专门下文批准,易中天才得以留在武汉大学任教。留校不到一年,易中天被提拔为武汉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由于体制原因,易中天在武汉大学任教的十年时间里,尽管受到学生的欢迎,但迟迟评不上副教授,科研经费申请困难重重,一家人也常年蜗居在面积仅10平米的简陋住房内,迫于学术发展及生活压力的考虑,只能先这样了。
1991年
易中天选择了离开武大,去了厦门大学。
易中天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
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
2006年
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2006年
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读三国》书稿在北京举行了“无底价竞标”,这在国内出版界还是头一遭。
2007年
2007年12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
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2008年
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往开来》六个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易酚’即‘粉丝’们。
2009年
再度和百家讲坛携手合作,录制节目。
2010年
2010年3月,写书《书生傻气》
2013年
2013年,潜心创作《易中天中华史》,5月《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国家》率先上市。
2017年
2017年,易中天写了自己生平的第x部话剧《模范监狱》。
主要作品
作品一览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艺术教育学》重庆1989
《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学术文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2001
《新译国语读本》三民书局1994
《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海南出版社1995
《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邓晓芒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你好,伟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书生意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穿透灵魂之旅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艺术的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006
《品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006
《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005
《大话方言》香港三联2004、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文汇出版社2005
易中天《解读三国》
《品三国——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东方出版社2006、2007
《品三国——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成都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帝国的终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易中天读史(全四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高高的树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文火慢熬》曾在《小说界》杂志上发表,将出版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我山之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书生傻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中国智慧》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
《易中天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易中天最新讲座大全集》--潜龙控股出品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消费者好评率达99.96%的是--潜龙控股推出的《易中天最新讲座大全集》,CEO学院-潜龙控股始终追求产品的卓越品质,连续多年总销量排名第x,以资料齐全、高清完整、质优价廉为特色,非常给力。
个人文集
《易中天文集》共十六卷,收录了易中天先生从1980年到2011年三十年间各类著作共十八种,总计四百多万字,内容涉及文学、美学、艺术、文化、历史、法律、政治、哲学和时事。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新浪网、新浪微博联合主办的《易中天文集》首发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法学家张思之、经济学家茅于轼、法学家江平、历史学家资中筠、教育家刘道玉、胡德平、叶选基、陶思亮、历史学家秦晖、哲学家邓晓芒、历史学家吴思、张鸣等嘉宾到场祝贺。发布会由法学家贺卫方主持,现场嘉宾、媒体、读者围绕“梦想、追求、转型、寻根、反思、责任”六大主题回顾了易中天的创作历程,集中呈现了易中天的性情、特色和成就。
易中天文集目录
第x卷
文学梦想
高高的树上
第二卷美学追求美学论著集
第三卷艺术关怀艺术人类学
第四卷美学准则破门而入
第五卷大话,国人闲话,中国人
第六卷闲话两性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第七卷城市,剪影读城记
第八卷看人说人品人录
第九卷品评美国费城风云
第十卷历史人物帝国的惆怅
第十一卷中国王朝帝国的终结
第十二卷三国,侧记品三国(上)
第十三卷三分天下品三国(下)
第十四卷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第十五卷中国文化我山之石中国智慧
第十六卷公民中天书生,傻气,公民,心事
百家讲坛
1.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3.易中天品三国-孙刘联盟(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4.易中天品三国-三国鼎立(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5.易中天品三国之重归一统(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6.易中天品三国之历史回眸(出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7.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8.我读先秦诸子。
人物评价
2005年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易中天先生十六卷的文集出版,我觉得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易先生的著作我看过一些,我觉得很有特色。易中天可以把自己对事情的观察、自己的心得和读者交流。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事情,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我发现要建立一个现代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秩序,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解决好—就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的建立,要有很强的文化支撑。
但是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没有能够很好吸取传统资源,以及没有很好地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所需要的文化基础。易先生涉及的领域很宽,从《品三国》开始,也讨论了怎么吸取精粹,怎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结合起来,创建一个现代文化体系,来支撑现代中国建设。那是会很有意义的。而且,他下了很大功夫把传统文化来做现代表达,这样就使人们喜闻乐见,更容易从中吸取营养。
虽然他的独立见解和他的表达方式都是引起很多争论,但是把他的成果全集出版,参与为了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文化建设,参与这个讨论,参与这个大的建设项目,我觉得大家都会从中得益。向易中天先生祝贺,也是向我们的出版界祝贺,也是值得向我们的读书界祝贺和推荐的。
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我记得在80多年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为师的,最大的幸福是培养出值得致敬骄傲的学生。”那么易中天教授就是武汉大学80年代培养出来众多值得我骄傲的学生中的佼佼者。我就是置身于这种幸福之中。与其说他是我的学生,不如说我们是忘年交的朋友,我们具有相似的个性,我们都追求自由、民主精神。
校内外的学生都找我询问易中天成材和成功的主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了三点,第x,易中天教授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很高的悟性,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从中学生考研究生的。这是做学问的基础。第二,他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具有做学问,求真理所需要的精神,这点非常重要。第三,易中天做学问,他不局限于一科专业,而汇通各科,这是他出这么多成就很重要的学术风格,我记得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一句话,“大师者乃是通惠自学,超然于各部专业之上而汇同及各科知识也。”易中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就是他不仅仅是设立本科,在文学、美学、国学、史学、哲学、智慧学,甚至人口学等等方面,广泛涉猎,这也是他取得成就很重要的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我跟易中天在武大,我们本来属于一个圈子,武大研究生和周围像华中师范大学几个学校的研究生经常在一起讨论美学问题,那个时候叫湖北省青年文学协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讨论。在理论上讨论最多的就是跟易中天。我对美学关心是在70年代进入武大以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探索,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美学史的东西,就是学了哲学,自己看了哲学书,就想是不是用哲学把什么是美这个问题表述一番,我觉得应该可以,于是写了3万来字的小册子。
认识易中天以后,首先拿给他看,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双方都是很大的促进,我学哲学的,他学文学的,我们互相验证。我讲的美学的哲学方面的道理,他用中国美学和他所了解的审美现实来讲,互相之间非常地投机。可以说湖北省新闻界美术协会以及武大研究生楼造就了我们这段学术的姻缘。看到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回过头再看那段历史,经常感到惊叹,易中天在美学方面的意识是非常独特的,甚至我觉得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用一种系统的、逻辑的、哲学的方式把他的美学经验、审美经验做一个非常有条理的整理。在国内美学界也是很少见的。
著名经济学家何迪
看他电视节目,看他的书,我觉得他的书的特点非常鲜明,就在表达方式。很复杂的事情可以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他跟我讲,我写书是给老百姓,我写的书一定老百姓看得懂。所以刚刚他提及我们“博源基金会”在编一套博源文库,就讲到大家争论的问题,老说西学中学,有一个中西之争,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古今之辩,因为中国进入到现代的社会,我们还有很多现代社会制度的构建,经济制度的构建没有完成,这对于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面临这样的课题,我们想到怎么能够由易中天老师这样的有影响的学者或者公众的人物,把中国的历史,能够做个脉络和思想的梳理,到底看看我们中国的传统和历史中间,有没有现代化的因素。我们需要不需要在思想上也进行新的启蒙,进行转型。我想思想上的启蒙和转型是和我们的社会现代经济制度建立和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息息相关的。跟易中天老师后来还有李泽厚老师都提到一个问题,怎么能够以他独特的或者受到广大老百姓欢迎的方式,能够给我们梳理,能够给我们讲一讲,在中西之争中看到古今之变。而且我们需要变,这个变不是隔断历史的变,而是在历史的传承上,怎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和我们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国家管理制度。
有幸跟易中天老师有多次的探讨,而且参加这个会给了我新的启示,我们不但要有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理念。表明了易老师对读者的尊重,对社会的尊重,我们写书,不管是公众知识分子也好,公众人物也好,你的责任就是怎么能够跟我们最广大的公民进行有效的沟通。
批评家五岳散人
易老师在世俗功成名就,更多关注时事。我是写时事评论的,我们这些写时事评论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都知道我的言论是什么,像易老师取得大众知名度之后,依然对公民社会,对底层强烈关注,利用自己知名度去推进社会转型,这个是让我非常非常佩服的事情。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往往是在小圈子里有一些知名度。他们很难像易老师一样,真真正正为大众所知,很难像易老师一样挺身而出,去捍卫我们所能够认可的价值,这是让我特别佩服易老师的地方。
作家韩寒
易中天老师,祝贺您的文集要出版,非常地吃惊,因为我以为您老早就出版过文集,没想到才出版,所以见得您一定对它质量的要求非常地高。
一直以来很喜欢您的文字。冬天的时候,我们在厦门见面,我们没有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我俩在一起对话的任何内容。但是无论如何,我对那次厦门之旅记忆深刻,希望您来上海,我们可以再一起吃饭。一定要祝贺您文集可以卖得好,当然这是技术问题,最关键的是希望您一切都好。
经典语录
第x部分
1.诺,相当于现在的OK。
2.清朝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领作内部文件……
3.如果别人惹你一下,你马上扑上去,一口咬住,diedie不放,这是什么,螃蟹!韩信肯定不是螃蟹。
4.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5.桓帝和灵帝都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6.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7.曹操第x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
8.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9.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10.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11.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
12.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地!
13.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14.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15.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俩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16.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17.刘备干逃跑这事还是很在行的。他就像海轮上的老鼠,好像总是能第x个察觉到哪一艘船会翻掉……先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然后又跟着曹操打吕布,又跟着袁绍打曹操……
18.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
19.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没盗过什么书,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因为周瑜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
20.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弹琴,认为是计,说“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
21.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
22.男孩子小的时候不调皮的长大了没出息。
23.“由于组成盟军的各路诸侯都在函谷关以东,所以这只部队又被称为关东联军、关东盟军、关东义军~~~简称‘关东军’(--!!!)”
24.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
25.刘邦呢,这时候正由两个女孩子一左一右侍候着洗脚。可能和我们现代人一样,还搞点足底按摩什么的.
26.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27.“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是不得安宁”“削藩是要削的,但是不是像你晁错这样急吼吼的。”
28.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那倒也是可能的!
29.“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
30.“袁绍要另立新君。有一次把曹操找来喝酒,喝着喝着他掏出一个玉玺,估计是袁绍自己私刻的,跟曹操商量(一只手掂量着,作私语状):‘你看…这个东西,啊…怎么样,咱哥俩干吧~~’”
31.“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所以袁术总看不起袁绍:‘你看,怪不得是小老婆生的,干不成什么大事~~要立新君就立自个儿嘛,干嘛立别人,多此一举嘛’”
32.“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最牛的最蠢~~~”
33.“尽管在学者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No.1,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认水浒、三国。你看,各行各业供的祖师爷,都是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强盗,拜宋江为祖师爷;小偷,拜时迁(--!)……剃头的拜关羽……财神也是关羽……依我看关羽迟早会成为婚介行业的祖师爷,因为关羽对于爱情是有追求的。他和刘备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在攻打吕布之前,对曹操讲:打下吕布后,你要把某某嫁给我。曹操同意了……曹操一看:国色天香!近水楼台我就先得月了——占为己有了。结果弄得关羽很郁闷。。。”
34.“剃头的和关羽有什么关系嘛。三国那时候的人是不剃头的,留全发的。只是剃头的和关羽的手里都有一把刀而已嘛~~让我想起有个剃头的贴了一副对联:‘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看了这个谁还敢进去剃头嘛!”
35.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作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方法,但我不太喜欢。我是学文学出身的,我觉得面对历史,首先要去感受它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
36.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妙说”。所谓“妙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37.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上,主持人问我:你自我意识了50多年,自我确证了50多年,应该给自己一个说法了吧?我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写“悼词”。不过他要问,那就说吧!我给出的说法就是,我好歹还是一个好玩的人。
38.我把我的演讲风格分成3个境界:其一为“正说”,也就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胡说,不瞎说,保持一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其二为“趣说”,即在坚持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我会加进去一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有时无厘头是必要的,这就像烧菜得加胡椒、味精等调料一样,能极大调动观众的听讲兴趣;其三为“妙说”,也就是在前两说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分析,给观众以启迪,这是最高的境界。
39.“我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探路的人,是一个趟地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牺牲。”
40.难道孙坚求婚时是这样说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穿上你的嫁妆,带上你的妹妹,驾着你的马车来.”
41.易中天:《庄子》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有2个儒生去盗墓,盗墓大家知道吧就是偷die人的东西,大儒在外面放风小儒进去偷,进去半天,没动静,大儒就问啦:“伙计,天快亮啦,好了没啊!”可他不怎么好问他,于是就吟诗,怎么吟呢,“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就说了:“这die人的衣服我还没解开呢,我现在发现他嘴里有一颗珠子~~~”可他也不这么说,他也要吟诗,“未解裙襦,口中有珠!”然后小儒就开始在这个die人的嘴里掏珠子啦,边掏他还要吟诗“青青之麦,生于陵碑。生不部施,die何含珠为?”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绿油油的麦子,它长在山坡坡。你活着的时候不捐款,你die了含个珠子干什么?”
42.人家捐没捐款关你什么事啊,你就偷人家东西嘛,还要讲大道理,还要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你恶心不恶心,酸不酸啊,虚伪不虚伪啊!”
43.舅老爷和姑奶奶,谁的面子大?
44.姑娘是娇客,面子大着呢!
45.悲剧啊!
46.你为了要到这人间来走一遭?什么动机啊?
易中天与诗人空林子
47.要不开个主持人培训班算了,现在媒体都是弱智
48.我跟你说,现在的人不弱智都当不上领导!
49.图书馆是纸糊出来的啊?
50.我就没听过评书!
51.三国志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这不叫帅哥叫什么?叫伟哥呀?
52.姑奶奶厉害啊,我们说一个女人厉害,管她叫姑奶奶;说生了个女儿厉害,管她叫小姑奶奶.
53.君王治天下,只需按一下。
54.刀是不能随便出鞘的,出鞘是要见血的。
55.人都是逼出来的。
56.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57.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58.过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己少。
59.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60.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61.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62.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
63.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敌人。
第二部分
1、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
2、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3、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4、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
5、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6、男孩子小的时候不调皮的长大了没出息。
7、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8、诺,相当于现在的OK。
9、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
10、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
11、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12、桓帝和灵帝都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产生影响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
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在约20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点灯人,你就说他能不火吗?
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易老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讲说在中国添掀起了如日中天的热潮,当时的在学术界和全社会都流传一句话:“嫁人就嫁易中天”。意思当然就是说当代的女孩子要嫁人就要嫁像易老师这样的男人。
语言特色
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相关现象
易中天自从上了《百家讲坛》以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成一个“明星学者”,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超级教授”。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易中天现象。
易中天现象,第x步是登上《百家讲坛》,这很关键。学者走上电视,学术结缘传媒,成为新世纪学术走出大学围墙的新方式。
经典感悟
1、“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易中天。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die不带去,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快快乐乐的生活。
2、“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易中天。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的朋友,有些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3、“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易中天。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die,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4、“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易中天。现代的人好象特别脆弱,报纸上天天报道众多名人得抑郁症,这些人一定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别一个极端。正因为踌躇满志,才坚信自已是完美的,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变得极度自卑,甚至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定位,享受生活乐趣。
5、“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易中天。现代社会的人变得越来越势利,爱情也越来越无足轻重,于是我不得不相信“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就对现代爱情的最确切的描述。
6、“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易中天。人,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也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原则,世界上的诱惑很多,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发现错了,一定要止步。
7、“怀才就象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易中天。人,切莫自以为是,地球离开了谁都会转,古往今来,恃才放肆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即便再能干,也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做好自己的事情,是金子总会发光。
8、“人都是逼出来的”——易中天。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die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9、“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易中天。偶尔会想,如果人生真如一场电子游戏,玩坏了可以选择重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正因为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每一天都不可追回,所以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孝敬父母、疼爱孩子、体贴爱人、善待朋友。
10、“过去酒逢知已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已少”——易中天。不甚酒力,体会不了酒的美味,但却能感受知已的妙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不完整的,可是,因为生活的忙碌,渐渐少了联络,友谊就变的淡了,所以,抽点时间,联络朋友一起聊聊天,让情谊在笑声中升腾,当朋友遇到了难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挺身而出,即便帮不了忙,安慰也是最大的支持。
相关歌曲
歌词
作词:康德
作曲:佛洛依德
演唱:杨晓珊
编曲:刘墨涵
录混:廖飒深
吉他:劳国贤
监制:刘墨涵
失望,无奈,天气很糟
落第,沮丧,我很烦恼
电视传来一个声音
听听听听听声音那样的熟悉
声音清清,充满自信
目光如剑气色如金
锵锵字句思想明晰
我心。。。。。。心被他吸引。
易中天~
易中天~~
人格独立奴能成器
明白了这个道理清楚了不要叹息
我有了方向心中明亮
大学,毕业,流连小街
街上,落叶,像我心结
飘来,飘去,起起落落
以为自由就像那街道的落叶
他的著作,深入地读
细细的品,自由缘故
心中迷雾,瞬间顿悟
自由意志一定要人格的独立
易中天~
易中天~~
人格独立奴能成器
明白了这个道理清楚了不要叹唏
我有了方向心中明亮
RAP:
一个强盗《破门而入》,看到了《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正在《闲话中国人》。
这时,有《中国智慧》的男人女人,他们用《大话方言》把强盗赶到了《高高的树上》,去….《品三国》。
学者明星易中天公民教授易中天HOLD住
网络红人易中天HOLD住
知识分子易中天HOLD住
人格独立易--中---天---
歌词说明
易中天老师是湖南长沙人,1977年以同等学历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厦门大学任职教授。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至今,易中天老师曾发表多篇文章和著作。从早期的《高高的树上》、《破门而入》到的《公民心事》,著作内容涉及美学、文学、历史、艺术、哲学、宗教等范畴。大部分著作都是用随笔体方式写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而更能让笔者后学敬佩的是,从最早期的著作、文章到的《公民心事》,笔者后学还未曾发现他的著作、文章里有一个错字、别字及其他的缺陷。单从这一块而言,在这个年代,可以看出易中天老师的认真和执着。这是很令人肃然起敬的。而从写作方式而言,易中天老师的著作涵盖面之广、用词之浅显易懂、亲切随和,当今也是十分少见的。
笔者后学几乎读完了易中天老师所有的著作(遗憾的是易老师的美学著作之一《人的确证》至今尚未能购到,很无奈)。笔者后学一孔之见认为易中天老师的著作里面或多或少都离不开:人格独立和自由意志的概念。所谓人格独立,是法律赋予公民不可侵犯的权利。他的特点在于独立个体的不可侵犯。而意志自由则是人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过程和后果负责任。关键是对个人的选择负责任。这就跟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了一定的冲突。
所以社会上往往存在着一些自以为是、头脑简单、内心复杂的一类人。为什么他们做事不负责任,是因为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巨大惯性作用使这类人有了温床。他们自以为是,是他们行为时忽视或根本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是妨碍和伤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以为他们这种行为是因为不用负责任(详见易中天老师的著作《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而法律的要求是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任的。这又跟中国的传统x理、以德治国有了一定的关系,详见《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如果根治这种行为,必须要破“执”(“执”即自以为是),只有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试想如果某人的选择屡屡头破血流,他下回作选择时不会慎重吗?
从歌曲创作的情景而言,是一个人参加某个选秀,如歌唱选秀,在自以为有能力而落选的情况下心情极差,不明白,觉得不公平,屡思不解自己的能力、歌唱水平在某某人之上,为何落第,这不公平?而心情沮丧。后听到易中天老师的讲座,继而读了他的书而顿悟。从歌曲创作的目的而言,是为了使更多人知道或明白人格独立和自由意志的概念和内容。希望他们在作每一个选择时,都能有承受力,都能作最坏的打算,都能清楚或明白在作选择时所处的条件和局势。易中天老师,太多可书可诗的地方,笔者后学没有能力“一言以蔽之”,只能在个人仅有的理解中作出这首《易中天》歌曲。歌曲词风较为轻松、工整,易于传唱。
相关内容
人气
2012年12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等单位承办的“江城悦读会·书友大讲堂”系列读书活动,在武汉大学举行了首场讲座。著名学者易中天重回母校,主讲《西周的中国式政治智慧》,吸引了2000多名大学生前来听讲,现场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气氛相当HIGH。
易中天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人气极高,为了获得一张讲座的入场券,很多学生排了整整一个下午的队。晚上7时40分,当身穿黑色皮服的易中天登上讲台,用“兄弟我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向听众打招呼时,全场掌声雷动,甚至有学生高喊“易老师回武大教书吧!”
现象
易中天自从上了《百家讲坛》以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成一个“明星学者”,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超级教授”。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易中天现象。
易中天现象,第x步是登上《百家讲坛》,这很关键。学者走上电视,学术结缘传媒,成为新世纪学术走出大学围墙的新方式。
对于别人对他的种种评价,他很少给自己作辩解,通常只是“绕过去”,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却以幽默的方式向别人解释,“射击手是只盯着一个目标,马车夫是到处跑。孔子选择马车夫,就是选择广博,不选择精专,也不在乎能不能当‘专家’。看来,他老人家要是活在,就不会说学中文的怎么可以讲历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我说,孔子如果活到,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演讲
2012年12月12日,学者、学术“超男”易中天回母校武汉大学做题为《西周的中国式政治智慧》的演讲,当被学生问及幸福与否时,易中天面无表情玩起冷幽默,“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学谁不好学CCTV?”并称谈幸福是愚蠢的,“幸福与否关卿何事?”
小说就是在床上看的书
易中天说自己每晚都保持1个小时的睡前休闲阅读时间,“读书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完全可按照个人要求来选择,所以我从不开书单,也反对开必读书书单,所以更无全民必读书。除了历史书,我也爱看侦探小说,特别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午夜文库’系列书,其中最爱日本岛田庄司写的《Y之构造》”,“为了看完这本书,我还打破了自己睡前1小时阅读的时限,硬是一晚上读完了。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
被问到莫言在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番讲话“讲故事的人”,易中天也保持了自己的幽默特色:“不知道,我不了解莫言领奖说了什么。但是,他说的是大实话。小说家本来就是讲故事的人。小说就是在床上和厕所里看的书。”
易中天还说自己不看电视、不看报、不上网,更调侃记忆力减退厉害,“我只能识别卡车和小汽车,汽车是什么型号,什么颜色,都搞不清楚。”但言辞中,易式语录风格尽显。
谈幸福是个愚蠢的问题
演讲后,在台下提问环节,有学生抛出央视开创的经典问题“您幸福吗?”易中天先给自己进行了“免责声明”,“我不太会讲话,话说重了得罪了谁请谁包涵行吗?”接着,易中天开始阐释了这个问题“愚蠢”的原因,“一个幸福的人也有不幸的一面,一个不幸的人可能也有幸福的时候,你幸福吗?你是问我天天幸福吗还是此刻幸福吗?你要问我现在幸福吗,我肯定说幸福,因为我回母校了。但那不等于我永远是幸福的,说不定晚上我遇到一个堵心的事,就不幸福了。”易中天发表的一连串“幸福”感言,最后干脆直言:“我幸不幸福,关你甚事?”令台下师生爆笑不已,掌声持久不息。
最新观点
易中天老师在“华山论剑中国精神”2013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峰会上,“大同梦”,大道为同,天下大同。
“小康梦”,自西周、东周以来就有。
“治世梦”,天下大治。分为三点,“神君梦”、“清官梦”和“侠客梦”。
从大环境的和平,到生存环境的舒适,再到对他人的希冀,易中天从三个维度诠释了中国人的梦想。
其他活动
1.厦门大学EMBA特聘易中天老师为名誉讲师,为EMBA学院讲授《市场经济与中西文化》。
相关资讯
2016年3月22日,第十届作家榜主榜今日发布,易中天以《易中天中华史》年版税340万元的收入位列榜单第37。
获奖记录
2016年1月22日,易中天获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
TAGS:中国批评家,作家,历史学家,教授,热点人物,易中天简介,易中天简历,易中天,个人资料
标题:易中天简历
来源:名人简历
上一篇:抖音网红易中天,个人资料简介 下一篇:圣人孔子生平简历资料